close

在我擔任台大內科住院醫師時,很榮幸地接觸到幾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大牌教授,由於他們豎立了優美獨特的典範,深深地影響了我的一生。平常面對這些教授,我們都尊稱為「先生」(日文意思是對老師的尊稱),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三十五年前的台大醫院,我的確深刻地體會到師生之間緊密的關係。

 

 

 

 

當我第一年住院醫師期間,輪派到血液科暨癌症病房,當時大家最畏懼的就是劉教授的查房,劉教授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針對病患的物理學檢查,錙銖必計,決不含糊。每次劉教授查房時,病房醫護人員就好像如臨大敵,上至主治醫師,下至住院醫師,大家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次劉教授查房時,看到不盡如意之事,都會破口大罵,事後都是劉教授的助手王副教授幫忙善後,親切地指導大家如何改進。我親眼看到王副教授在血液科特別門診診療時,攙扶兩位罹患癌症的歐巴桑上床休息,她對待病患十分客氣,一點架子都沒有,談吐輕聲細語,又很有耐心地傾聽患者的傾訴,很受病人的尊敬。她對住院醫師的教學,十分認真,經常不厭其煩地細心講解,也很受住院醫師的歡迎,我從王副教授身上,學習到她對病患的耐性與同理心 (Compassion),她柔軟優雅的身段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我第二年住院醫師期間,曾經參加周四下午肝病討論會,這個討論會是由宋瑞樓教授主持,首先一開始由住院醫師在黑板上寫下患者肝功能的數據,接下來就由宋教授親自解說分析,有時會邀請病患上來參加,單單一個案例,就可以討論一個鐘頭,由於他學識豐富,剖析病情鞭闢入理,一個鐘頭下來,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最重要的是他的診斷八九不離十。當時醫界沒有超音波、沒有斷層攝影、沒有核磁共振,宋教授就單憑既往病史、理學檢查、肝功能數據等等,就能作準確的診斷,確屬難能可貴。宋教授的聰明智慧在人才濟濟的台大醫院裡,應屬翹楚第一 !

 

 

 

 

 

 

 

我在台大擔任第二、三年住院醫師時,最喜歡遇到心臟科連教授的查房,他每次查房時,身邊圍繞着至少有二十位年輕醫師,由於他臨床經驗豐富,而且認心教學,對於床邊物理學檢查,總是傾囊相授,他聽診功力大概是台灣醫界的佼佼者,每次他在心臟病病房查房時,都會造成轟動,我從他的身上,學習到心臟科聽診、觸診、敲診、視診的精髓,引發了我對心臟科強烈的興趣,也深深地影響到我往後獻身投入心臟醫學的行列。從每日的工作中獲得樂趣 (Enjoy),並激發起對工作的熱情 (passion),這就是促使醫師努力打拼最重要的原動力。

 

 

 

 

 

當我在省立台北醫院擔任內科主任時,我與台大心臟科連教授攜手合作,進行人類死亡前電氣生理學變化之臨床研究,當研究快要完成,即將開始撰寫論文之際,連教授約我週日早上十一點到他家中共同討論,沒想到當天我如期趕到連教授府上,他穿着一件背心以及一條短褲,邀請我進入他的書房,眼前出現的是壹張大書桌,桌上舖滿十幾篇供參考之用的醫學論文,而且每篇論文上面都有眉批,還加註評語。當時,我被連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深深地震撼到,沒想到臨床工作如此繁忙的醫界泰斗却是如此用功,實在是讓我們後生晚輩十分汗顏。很幸運地這篇論文後來刊登在美國心臟學會院士雜誌,而且我也被邀請到世界心臟年會上發表專題報告,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我的恩師。連教授一直鼓勵我要勇於嚐試創新的研究 (preliminary study),大膽探索原始未知的處女地,搞不好有一天會挖到金礦!

 

 

 

 

 

我很幸運在住院醫師養成計劃過程中,接納許多優秀的老師及前輩的教誨,而他們美好的風範也逐漸融入我自己行醫的核心價值觀,醫師除了搶救病患的生命為其終身的天職外,我還認為醫師就是病患最親密與最值得信賴的朋友,應該運用一切可能的資源,幫助病患解決診療上的問題,另外醫師也應該扮演老師的角色,指導病患衛教,並且如何進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最後,醫師還應該扮演神父的角色,耐心地聆聽病患的傾訴,竭盡心力撫慰患者心靈上的創傷。醫師、朋友、老師、神父這四個角色是四種不同的境界,這也是我一輩子懸壺濟世生涯中對自己殷切的期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