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拉小弟弟,八歲男性,主訴血便三天,由兒科醫師轉診給我,要求作大腸鏡,前一天晚上我開立瀉劑二粒,另外還交待當天早上安排清洗性灌腸,並且在檢驗前半小時,打了止痛針(Demerol)及抗痙攣針(Buscopan)各半支,於是開始進行大腸鏡的檢查,檢查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我們發現整個大腸包括昇部大腸、平行大腸、降部大腸全部充滿大小不一的息肉,大的息肉大到2.5×2.5公分,小的息肉小到0.5×0.5公分,總數大約有100200顆,其中少數息肉發生糜爛,因而導致出血。我們就用止血劑(Bosmin)稀釋在生理食鹽液中,加以灌注出血病變處,不到十分鐘光景,出血現象就已止住了。我們還挑選了二個較大的息肉作切片,病理結果是腺狀瘤息肉(Adenomatous Polyp),事後我們才知道他的父親也曾罹患大腸癌,接受大腸切除手術。


 


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是一種罕見疾病,這種疾病的特色是在整個大腸出現數百個甚至上千個腺瘤狀息肉,它是一種自體顯性的遺傳疾病,一旦父母確定罹患了家族性大腸息肉症,他們的子女大約有50﹪的機率得到這種惡性前期的疾病。分子生物醫學發現家族性大腸息肉患者體內細胞第五對染色體上(包括APC基因)發生了突變現象,喪失染色體長臂,導致腫瘤抑制基因的喪失,無法製造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蛋白質,最終引發腫瘤的生成。病理學專家發現患者大腸黏膜具有具有某種缺陷,最終導致異常的增生型態,而且病患對於輻射線及紫外線的照射,大腸黏膜細胞呈現減損的修補能力。


 


一般而言,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患者在青春期很少被診斷出來,大部份是在二十五歲之後才被診斷出來,到了四十歲幾乎所有病患都會轉變為大腸癌,所以完全性大腸切除是唯一的治療方法,切除之後再嚐試迴腸直腸吻合術或者是迴腸肛門的吻合術。對於已經轉變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手術之後最好再合併電療或化療,已預防再發的可能性。這種家族性大腸息肉症除了會轉變為大腸癌,還要小心有可能合併骨瘤、腦瘤、纖維瘤、小腸腫瘤、十二指腸乳頭癌、乳癌、胰臟癌、巢癌,所以患者必須接受徹底的全身檢查。


 


阿布都拉小弟弟最後轉診給霍埠醫院腸胃科張金堅教授,他剛好抵達沙國服務未滿貳週,就接下這個病例,立刻進行完全性大腸切除術,第一次手術完畢,作了一個迴腸造口術,事隔二個月之後,再進行第二次手術,完成迴腸直腸吻合術,患者前後住院二個半月才出院,出院時體能狀況良好。


 


阿布都拉小弟弟出院當天,我終於見到他的父母,以及他們家中其他八位兄弟姊妹,我特別交待他的父親,改天要帶這八位兄弟姊妹到內科門診接受診療,並安排大腸鏡檢查。阿布都拉的父親對於小兒子的康復十分高興,邀請我們全體醫護人員下週到他的別莊聚餐。於是下個禮拜天我們向院方借了壹部交通車,一群同事浩浩蕩蕩地前往拜訪他家,這才發現別莊主人娶了四位老婆,阿布都拉是老四生的,也最受父親的寵愛。當天大夥兒啜飲著阿拉伯紅茶,享受全羊大餐,聆聽中東地區的民謠音樂,欣賞遊牧民族的舞踏,也充分體會到沙國人民的熱情與豪邁。


 


        在沙國霍埠一年來的醫療服務,讓我對於阿拉伯國家的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兩國雙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必須要從醫療與農業下手,這是建立民間友誼最直接有效的兩大途徑,中沙醫療團及台灣農耕隊在近代外交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