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美國癌登資料庫中統計出,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是美國人消化道腫瘤盛行率排名第二名,2004年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有5人。在台灣估計每年新增病患約為1,400位。絕大多數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生長速度較為緩慢,但仍有高達六成至九成的機會轉變成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表現從緩慢到具有高度侵犯性都有,疾病的進展可以是局部侵犯,也可以是轉移至遠處。這種腫瘤可廣泛散佈在體內各處器官,包括甲狀腺、喉頭、食道、肺臟、胸腺、胰臟、肝臟、膽囊、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直腸、子宮頸、攝護腺、卵巢、唾液腺等等。但是胰臟及腸胃道就占了八成左右。

 

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會因原發部位分泌不同的荷爾蒙產生不同之症狀,包括咳嗽、氣喘、腹瀉、腹痛、胃潰瘍、血糖異常、臉部潮紅、高血壓、心臟疾病等症狀,醫師大多是在進行腸胃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由於九成患者會有血中嗜鉻粒蛋白(Chromogranin A, CgA)濃度升高的現象,故成為該疾病診斷最重要的生物標記。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可透過血清腫瘤指數CgA數值作初步判讀。如果該項檢查數值異常,則可藉由腹部超音波、腸胃內視鏡、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造影、核子醫學檢查(Octreo scan)、正子攝影(PET scan)等等方式,進行進一步確認。神經內分泌腫瘤如果發現的早,只要局部摘除則預後良好,如果侵犯面積較大,則可採手術、電燒、栓塞、冷凍、酒精注射等各種方式,減少腫瘤面積。如果已經轉移至其他器官,則可考慮化療、電療、標靶藥物、生物製劑等等。神經內分泌腫瘤如果已經轉移至遠處,平均壽命大約是半年至一年。該項疾病目前原因不明,有些與遺傳有關,有些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長期暴露在砷過量的環境中,可能會增加罹癌風險。好發年齡4060歲。蘋果企業創辦人賈伯斯就是罹患此項疾病而死亡的。

arrow
arrow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