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1992年第一篇醫學文獻報導運動帶給巴金森氏症患者實質獲益之後,有關人類身體可以如何藉由外力來操作及修飾,嶄新的洞察力終於出現。一般而言,殘障人士的體能活動比較輸給非殘障人士。而早中期巴金森氏症患者,與同年齡之無症狀人士相比,前者體能活動下降幅度遠超過後者。而且不運動已被認定是巴金森氏症的惡化因素,醫界已有共識,指出規律定期運動可促進不同年齡族群體能上及功能上的表現。

 

實踐定期規律運動似乎對於巴金森氏症患者診斷前及診斷後均具預防效應。少數流行病學專家提出,運動與巴金森氏症呈現反比關係,意指中重度的運動與降低該疾病風險有關。而且蔡博士於2002年提出,定期規律運動可延緩巴金森氏症的初始症狀。近來有越來越多的醫學文獻指出合併運動治療比單獨藥物療法更能帶來功能表現上之獲益。巴金森氏症參與體能運動計畫,確實有效降低該疾病之共病症、侷限性、身體廢棄不用等現象根據隨機取樣及對照組試驗,專家學者發現不同型態之運動計畫可降低巴金森氏症對於功能表現及動作表現之負面影響。各種不同的運動治療對於巴金森氏症的不同面向均有所助益,包括針對改進活動量、改進肌力、改進平衡、改進有氧健康訓練計畫、以及改進步態等等。上述研究均有助於醫療人員在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臨床處置方面的導引。

 

運動可促進巴金森氏症患者之活動性:

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身體軸心柔軟度降低,這個因素會導致身體平衡感降低以及日常活動績效退步。瓦哥業博士證實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身體軸心的肌肉張力增加,導致身體軸心的整塊運動退化,也會阻礙身體重要活動的執行,譬如床上翻身、走路轉身等等。史恩克曼博士發展出一套訓練計畫,強調該項針對身體軸心的運動計畫,與肌肉放鬆及橫膈膜呼吸有關,可增加頸部與軀幹之活動範圍。該項運動計畫進行十周之久,即可改善身體軸心之活動性以及姿勢的調控。近年來史恩克曼博士建議姿勢調控及功能訓練應注入身體軸心活動性之運動計畫,以獲得體能上與功能上之最大獲益。

 

運動可促進巴金森氏症患者之肌力:

近年來醫學研究顯示,巴金森氏症患者與正常人相比,其肌力明顯降低。但原因未明,可能與中樞神經的機制有關,藉由針對運動神經元之促進刺激有所降低而導致。臨床上巴金森氏症患者經常抱怨下肢無力,大多數是近端及軸端肌肉之無力感,尤其是軀幹與臀部伸展肌的問題,導致整個姿勢呈現彎曲的現象。也因為下肢肌肉無力感導致走路或站立的問題。肌力強度訓練計劃有效增加患者之肌力,以及部分病人之活動性。

 

該項計畫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鐘,緊緊牽涉到集中性肌肉收縮的動作。近來醫學研究顯示,從事高度肌力訓練計畫會帶來更多的肌力強度與功能獲益,它牽涉到偏心性的肌肉收縮。此項運動訓練之原則就是當肌肉伸展時,以最低氧氣消耗量釋出高度肌肉收縮力。

 

部分研究顯示高強度肌力訓練在動作及功能績效上,優於柔軟度訓練,因為高度肌力訓練會造成肌肉肥厚所致,而增加肌肉體積對於促進肌力及靈活度很重要。而且高強度肌力訓練可以減少骨質流失,保存偏心性的肌力,促進骨骼肌肉系統之新陳代謝與結構性之可塑性。高強度肌力訓練在減輕病情惡化方面,具有最令人滿意的結果,但要小心,較為耗力,容易疲乏。

 

運動有助於巴金森氏症患者之平衡:

巴金森氏症患者跌倒之後,經常招致破壞性之後果。巴金森氏症患者大約有66%會發生跌倒事件,有46%會重複跌倒。跌倒的原因很多,包括步態僵硬、肌肉無力、平衡失調等等。許多專家,針對各項因素,運用各種不同的外界線索輔助來改善它。巴金森氏症患者同時接受肌力與平衡訓練,比單獨接受平衡訓練患者,更能獲得肌力與平衡方面更多助益。接受該項訓練計畫,可獲得51%的肌力增加、更好的平衡表現、以及更佳的持續性增益。專家發現只要達到八成加強性訓練計劃之強度,進行一個月,即可導致永久性肌肉之適應性。

針對延緩巴金森氏症患者靈活度與活動性之逐漸喪失,改善相關之平衡與步態失調,目前有數種體能鍛鍊計畫,包括太極與皮拉提斯。專家學者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從事太極13周之久,與對照組成員相比,可獲得平衡與功能方面之助益。專家認為針對中重度巴金森氏症患者而言,太極是一種有效又安全的鍛鍊方式。太極改善肌力及平衡感的機制,尚未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最近醫學調查,針對124位巴金森氏症患者探討跌倒事件,大多發生在家中,尤其是站立時更衣、沐浴、上廁所等等,還有包括輔具使用不當的因素。

 

運動可促進巴金森氏症患者之步態:

步態失調是巴金森氏症患者重要的臨床表徵。也是該疾病最具殘障效應的方面。步態失調關連性之靈敏度減退,會影響到生活品質及自我感受。雖然藥物很進步,手術科技很發達,在整個疾病過程當中,仍然出現步態失調,而且改善有限。近來有數篇醫學研究,探討跑步機訓練、外在線索輔助、特殊任務訓練等等,對於步態失調與生活品質之各種指標的影響。根據韓默博士的研究,跑步機訓練可促進患者較穩定及較動態性之步態型態,而且部分醫學研究發現在改善步態方面,跑步機訓練比其他傳統運動方法更具療效。

 

近來醫界人士推薦,巴金森氏症患者接受跑步機訓練與物理治療之混合式療法,每周三次,每次20~30分。這些專家學者認為長期的無負重的跑步機訓練是一種安全、經濟的方法,可以增加步態速度、恢復步態節律、改善生活品質。而且停止訓練之後,上述效應還可持續數周之久。

 

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步態失調,可使用外在視覺與聽覺節律性的線索輔助,可改善步態方面之肌電圖指標與空間額葉指標。近來紐衛伯博士證實,患者在家中接受三周外在線索輔助 (external cues),可改善走路速度、步伐長度、步態僵硬之嚴重性。在增進功能性績效方面,特殊任務訓練比傳統之鍛鍊方法更加有效。在體重支持下的跑步機走路鍛鍊中,進行特殊任務訓練 (task specific training) 療法,更能有效增進走路速度。

 

 


 

歡迎針對上述疾病有疑慮者,可至門診諮詢王子醫師 

 

 

🏥 · 宜興診所 

📞 · 電話: (02) 8281-3008

🚑 · 地址: 新北市蘆洲區永樂街38巷42弄6號1樓

👨🏻‍⚕️ · 醫師專長: 心臟內科、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症、心律不整、自律神經失調、抗衰老、糖尿病、減重、睡眠障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巴金森氏症 運動 多巴胺
    全站熱搜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