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眾多,大部分是因為個性很急、追求完美、求好心切、工作壓力巨大、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睡眠品質很差、無法輕易入睡、或者多夢易醒、睡眠時間不足,長期以往就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經過心跳變異的測量,得到一份完整正確的自律神經檢測分析報告,經由專業醫師深入評估,確定是自律神經失調,其嚴重度歸類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自律神經失調之型態就臨床上的應用而言可歸納為七大類:
第一類型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合併副交感神經低下。
第二類型是交感神經活性低下合併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
第三類型是總體活性、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三者均下降。
第四類型是總體活性、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三者均增加。
第五類型是總體活性下降、副交感活性明顯下降,但交感神經活性僅是輕度下降。
第六A類型是單純性交感神經活性升高,第六B類型是單純性副交感神經活性升高。
第七A類型是單純性交感神經活性下降,第七B類型是單純性副交感神經活性下降。
第一類型患者經常出現在個性容易緊張、工作壓力很大、生活步調緊繃的人士。第二類型患者經常出現在比較鬆散之特異體質人仕,極少數承受重大壓力患者(5%)、長期睡眠品質不良患者,或者是完全健康人士。第三類型的患者俗稱三低現象,經常會出現在長期承受巨大壓力的人士、急重症病患、癌症及身心靈整體退化之患者。第四類型患者經常會出現在經常鍛鍊體能的健康人或運動員。第五類型患者經常出現在糖尿病長期患者或中重度糖尿病病情之患者。第六A類患者呈現出單獨性交感神經活性整度偏高,一般與緊張焦慮有關。第六B患者呈現單純性副交感神經活性偏高,大多屬於過敏體質。第七A類型是單純性交感神經活性下降,一般與活動量不足有關,第七B類型是單純副交感神經活性低下,一般與睡眠品質不佳或休閒不足有關。
表一、自律神經失調之類型 |
|||
Type Ⅰ |
總體↑或↓ |
交感↑ |
副交感↓ |
Type Ⅱ |
總體↑或↓ |
交感↓ |
副交感↑ |
Type Ⅲ |
總體↓ |
交感↓ |
副交感↓ |
Type Ⅳ |
總體↑ |
交感↑ |
副交感↑ |
Type Ⅴ |
總體↓↓ |
交感輕度↓ |
副交感↓↓ |
Type Ⅵa |
總體↑ |
交感↑ |
副交感N |
Type Ⅵb |
總體↑ |
交感N |
副交感↑ |
Type VIIa | 總體↓ | 交感↓ | 副交感N |
Type VIIb | 總體↓ | 交感N | 副交感↓ |
表二、自律神經檢側分析報告之評估 |
|
自律神經失調 |
嚴重度(輕度、中度、重度) |
屬於哪一種型態 |
Ⅰ、Ⅱ、Ⅲ、Ⅳ、Ⅴ、Ⅵ、VII |
改進的有效方法 |
工作方式、生活型態、睡眠品質、保健食品 |
多久追蹤一次 |
每二週、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 |
歡迎針對上述疾病有疑慮者,可至門診諮詢王子醫師
🏥 · 天行健診所
📞 · 電話: (02) 2332-0688
🚑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寶興街127號
👨🏻⚕️ · 醫師專長: 心臟內科、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症、心律不整、自律神經失調、抗衰老、糖尿病、減重、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