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巴金森氏症 (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一條直接連接大腦與胸部的免疫系統的淋巴管。這條特別的淋巴管,將補足過去淋巴系統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關於腦內循環所缺失的一塊。此項發現的中樞神經淋巴系統,可能揭示與免疫系統障礙相關的阿茲海默症 等退化性神經疾病的病因。

人體大腦每天約產生 7 公克左右的有毒蛋白質,而每天約 7 公克左右的有毒蛋白質的累積,可能揭示與免疫系統障礙相關的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神經疾病的病因。這條淋巴管所表示的意義在腦神經的退化方面包括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閉症、多發性硬化症等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提供另一條可能解決的途徑。

失落的一條淋巴管直接連接大腦與胸部的免疫系統的淋巴管,這條淋巴管有助於解決大腦中蛋白質的累積的問題。胸腔內的心臟及肺臟提供大腦血液與氧氣 之供應,強化心臟及肺臟將有助於紓解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自閉症、多發性硬化症及腦癌等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PD患者大腦中的神經炎症,是PD免疫發病機制中導致黑質神經損失的關鍵過程之一。由於薑黃素(CU)和低強度激光療法(LLLT)的抗炎作用,我們檢驗了薑黃素和LLLT,對於用6-羥基多巴胺(6-OHDA)處理的PC12細胞的保護作用,PC12細胞用做帕金森病模型。

 

使用不同濃度的6-OHDA預處理PC12細胞24小時,以誘導氧化和細胞損傷。PC12-6-OHDA細胞用薑黃素和LLLT共同處理,藉由實時聚合酶鏈反應(real-time PCR),分析將黃素和LLLT對BAX/Bcl2比率,並且還挽救了LC3和ATG10表現的影響,並藉由細胞存活率分析(MTT assay)評估細胞活力Cell A軟體用於計算神經突和細胞體區域長度。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台大神內科吳主任幫我完成理學檢查之後,特別誇獎我,她說我的身體保養得不錯,像我這樣狀況的患者,能夠行動自如,而且堅持天天看診,堅守基層醫療工作者的崗位,誠屬難能可貴!
在此要特別感謝吳主任在這將近十年期間,提供溫馨親切的照顧,詳細周全的病情分析,以及多重用藥的詳細說明,使得我對於巴金森氏症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而我的病情也納入家人綿密的健康管理範疇,並且在醫病關係密切合作之下,按照精準醫療的精確配方,定期按時服用藥物。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歷12年病魔糾纏,我終於悟出幾個道理。首先我要強調,帕金森氏症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不會斷根,以及它所帶來的併發症,包括意外事件、跌倒、頭部受傷、骨折、食物嗆到、吸入型肺炎等等。美國巴金森氏症近20年來的死亡率增加高達六成三,其大多數患者是因為非巴金森氏症的疾病本身而死亡的。所以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是當前治療過程中首先考慮的要務。

治療中患者如果發現走路較為輕盈、走路步伐加大、排便越來越順暢,寫字月來月工整,流口水現象越來越緩解,半夜起床尿尿次數減少,作噩夢與尖叫頻率降低,這些都是好現象。至於因藥物引發的副作用,包括動作失調(Dyskinesia)、幻視、幻聽、採購慾增強、片段式睡眠等等,都有可能與藥物副作用有關。

面對千變萬化波動式的病情起伏,難免會出現心情十分低潮的時刻,讓我們覺得此病非常難纏,十分刁蠻,經常是out of control,所以我們勢必要把out of contro轉變為under control,把unknown變成known。如此一來,各種恐懼驚慌的情緒,都將會煙消雲散,付諸東流。我們為有掌控不可預知的未來,才能活得輕鬆自在。在此也特別推薦幾種家居式的運動方式,包括深蹲動作、赤腳小跑步、採固定健身車、在客廳裡小跑步或小舞步,在泳池中扶著把手走路、跨大步伐、抬高腳步、訓練走路、在床上兩腿輪流伸直抬腿治45度。訓練兩手兩腳之協調動作。出門務必帶輔具,身上不要背包包,手上不要拎提袋,走時全神貫注於周遭的各種狀況,包括左右兩側的平衡,重心的維持,腳步的記數(counting)等等。起身轉身動作的緩慢,一旦遭遇到「凍結」情況,不要急切,不要慌亂,停頓2~3秒後,重新記數出發。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邁入巴金森氏症第12年 

201112月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平均每日需服用五種抗巴金森藥物,以及二種瀉藥,還有三種高血壓藥物,總計每天吃藥超過25顆。

巴金森藥物各種副作用我都經歷過: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嶄新

邁入巴金森氏症第12年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每年約有超過6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在全世界更有超過1,000萬人為這種疾病所苦,巴金森氏症主要是因為大腦無法產生足夠的多巴胺,導致身體震顫、僵硬與平衡問題,儘管這種疾病不被認為是一種致命性疾病,但併發症卻容易導致患者死亡率增加。

 

為了解類黃酮能否提高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生存率,賓州與哈佛大學研究團隊針對1,200名患者,展開超過30年的追蹤研究,發表於2022年的期刊《神經學》。研究發現,相較於每天類黃酮攝取量最少的參與者,每天類黃酮攝取量最高的巴金森氏症患者,存活率提高70%。其中攝取最多花青素或黃烷醇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生存率分別提高66%與69%。換言之,多攝取紅酒、漿果類、蘋果、茶、柑橘有助於降低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死亡率。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發性顫抖症係因小腦溥金氏細胞的GluRδ2蛋白減損,進而造成小腦攀爬纖維的過度增生,導致小腦不正常的共振,引發顫抖症的種種行為。

人類最常見的動作障礙就是原發性顫抖症。老年人佔20%、成年人佔4%,盛行率是巴金森氏症的五倍。

原發性顫抖是在做動作時才表現出來,休息與放鬆狀態是不會產生顫抖的症狀 。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生物標記是小腦不正常的共振波,可由神經電生理學及行為表現獲得診斷。 臨床藥物治療包括 Inderal、Primodone、Rivotril、Octanoic acid等。至於非藥物的治療方法有二:包括深部腦刺激術與核磁共振導引聚焦超音波為主軸。目前基因治療及小分子治療藥物如火如荼地展開中。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色列公司 Insightec 針對醫療用腦神經燒灼手術的需求, 開發出聚焦超音波系ExAblate Neuro (簡稱醫薩刀), 以特製頭盔聚集了 1024 束超音波束,搭配腦部核磁共振影像之立體定位功能,以非侵入性的方式, 精準燒灼腦部深處幾毫米。

該儀器使用較低能量的聚焦超音波, 即可控制熱能僅僅造成組織細胞麻痹, 而非壞死。這項技術可用來短暫開啟血腦屏障 ( blood-brain barrier, BBB ),嘗試讓周邊血中的藥物更容易進入原本被血腦屏障保護得密不透風的中樞神經系統,促進神經相關藥物之作用。

打開血腦屏障這類型的研究, 大多應用在癌症患者, 讓原本不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化療或抗腫瘤藥物能夠更有效率的進入腦中, 以接近腫瘤所在位置, 獲得更好的療效。目前Insightec 有推出ExAblate低能量機型,已被科學家們應用在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人)、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患者。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回顧分析,主要目的是要證實有關自律神經調節心律功能之證據,本文目的比較巴金森氏症患者與健康者心跳率變異度(HRV)之差異性,而次團體之研究係針對病情長短及治療與否對於心跳率變異度(HRV)之衝擊,並且分析各次團體心跳率變異度(HRV)之頻域數據,低頻能量頻譜(LF)代性表交感神經活性 : 高頻能量頻譜(HF)代性表副交感神經活性。

此篇綜合研究(Meta-analysis)總共收集16篇文獻,作者發現巴金森病患者之低頻能量光譜(LF)數值低於正常健康者。而在團體與團體之間,高頻能量光譜(HF)數值與正常健康者並無差異。根據病情期間長短以及是否曾接受治療,作者再進行次團體之心跳率變異度成果分析。針對LF而言,巴金森病患病情期間小於5年者,其低頻能量光譜(LF)數據低於正常健康者。針對HF而言,巴金森病患曾接收過治療者,其高頻能量光譜(HF)數據低於正常健康者。針對病情期間大於5年患者,其高頻能量光譜(HF)數據低於正常健康者。

總結: 針對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本文者證實及闡述自律神經不平衡的學說。巴金森症病患者與心跳變異度(Reduced HRV)降低有關,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之活性降低有關。針對早期巴金森病患者,其交感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意謂著交感神經活性會受到腦部輕度傷害的影響。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跳率變異度(HRV)降低對於巴金森氏症患者而言,可視為自律神經系統調控失調之指標。本文研究之目的為巴金森氏症患者心跳率變異度有關的時域評估,並且與健康人作一個比較。

本文作者收錄了18位巴金森氏症患者,年齡為55.6+/-8.8歲,罹病期間5.0+/-4.7年,平均發病階段為1~2期,服用Levodopa Equivalent Dose 為311+/-239.9mg。作者以24小時霍特式心電圖作為檢查工具。發現僅有SDNN index明顯低於健康之對照組成員。

針對輕至中度巴金森氏症患者而言,心跳率變異度有關的時域評估,可作為自律神經調控失調之指標。而巴金森氏症患者的SDNN index 可以反應出自律神經早晚調控失調的現象。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心跳率變異度之下降,除了代表自律神經調控異常之外,也許是運動活力下降之結果。作者收錄30位巴金森氏症患者,共分為三大類,第一類: 發病期小於2年,運動功能稍微減退,未服用L-多巴藥物。 第二類: 運動功能輕度減退,服用L-多巴藥物。第三類: 運動功能明顯減退合併發症。

在第一類患者心跳率變異度與對照組成員相比,並無差異。在第二類及第三類患者身上發現晝夜低頻能量(LF power),以及低頻與高頻比值(LF/HF)是降低的。第三類患者身上發現夜間高頻能量(HF power)與pNN50是降低的。

這些數據的變化是與藥物中止(Off-drug)引發運動障礙的現象是一致的,意謂著隨著疾病的嚴重,心跳率變異度也跟著下降。但與藥物服用(On-drug)引發運動活性卻不一致。排開較高之運動活性(譬如運動異常Dyskinesia),第三類患者擁有較低之低頻能量(LF power ),這意味著自律神經正向調整是有缺陷的。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金森氏症已知會影響到自律神經系統,造成心跳率變異度被壓制情形。但是有關長期心跳率變異度的知識很少,譬如晝夜之調節。本文作者收錄了44未治療的巴金森氏症患者,及43位對照組成員分析其時域、頻域、非線性之測量數據。

在巴金森氏症患者之中,作者測量HRV之能量光譜分析儀中的低頻能量(LF)及高頻能量(HF),以及波因卡爾(Poincare)二度空間向量分析之SD1與SD2數值。作者證實第一,短期的心跳率變異度(SDNN)在夜間是被壓制的。第二,白天僅有波因卡爾(Poincare)的SD1是被壓抑的。白天與夜晚之心跳率變異度比值在觀察組與實驗組之間並無差異。

該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巴金森氏症患者,長期副交感系統之調控是減損的,這現象尤其在夜晚更加明顯。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一些可能引發巴金森氏症的致病基因,但大多數病友並沒有這些遺傳變異。這告訴我們,基因絕非決定一切的唯一因子,許多臨床上觀察到的病理現象,常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危險因子之間互動加乘的結果。經由流行病學研究及動物實驗的反覆驗證,科學家仍發現了某些環境暴露可能會增加羅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反之,也有一些可以降低罹病的風險,簡單稱之為「保護因素」。

  • 環境中的致病危險因子
    • 農藥和除草劑
  1.   巴拉刈(paraquat)
  2.   魚藤酮(rotenone)
  • 有機物質和溶劑
  1.   多氯聯笨(PCB)
  2.   三氯乙烯(TCE)
  • 飲用水潛藏的重金屬污染
  1.   銅、汞、錳
  • 飲食與生活習慣
  1.   過量咖啡因
  2.   較高的血中尿酸值
  3.   抗發炎藥物(NSIADs)
  4.   吸菸

 

避免接觸可能的巴金森環境危險因子、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有機會降低發病率。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往醫界人士認為巴金森氏症患者服用多巴明藥物屆滿七年,就會越來越沒有效,如今專家學者認定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患者病情進入第八年時,中腦之黑質區神經元就會快速萎縮,導致病情急遽惡化。所以在巴金森氏症罹病滿七年時,藥物劑量之滴定及臨床之重新評估,至為重要 ! 同時自我心理建設,也是同樣的重要 !公開場合我從不忌諱表明自己是巴金森病患者,以平常心面對即可。個人有幾點建議,提供給病友參考 :

 

(一) 預防跌倒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往醫界人士認為巴金森氏症患者服用多巴明藥物屆滿七年,就會越來越沒有效,如今專家學者認定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患者病情進入第八年時,基底神經節之黑質區神經元就會快速萎縮,導致病情急遽惡化。所以在巴金森氏症罹病滿七年時,藥物劑量之滴定及重新評估,至為重要 ! 自我心理建設,也是同樣重要 ! 以下有幾點建議,提供給病友參考 :

1. 開始起步走路,或從座位上起身離席,或者是向後轉要轉圓圈時,要特別小心,動作盡量緩慢,慎防跌倒。起步走路時要雙腿前後並進,並喊''右腿、左腿" 或 "左腿、右腿",作為啟動走路的節律。
2.中午午睡半小時至一小時,有助於提升心跳率變異度(HRV)。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專家學者發表專文,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出現生理病變之前,提早15~20年就有初期腦部發病徵兆,也就是腦部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系統出現異常變化。該篇論文刊登於本期〝刺胳針神經學〞之期刊雜誌。本文作者收錄希臘及義大利偏遠村莊總共14人次,這些人士均帶有罕見的SNCA遺傳突變基因,研究期間半數已經發病,半數尚未出現巴金森氏症生理症狀,醫護人員為他們安排腦部正子掃描(PET),進行臨床評估。

 

本文作者收納65位巴金森氏症患者,以及25名健康成年人,進行比較。作者發現與健康人士相比,罹患巴金森氏症患者,無論有無SNCA突變基因,均顯示多巴胺與血清素系統之惡化。反觀尚無巴金森氏症之生理變化人士,則在許多腦部區域出現血清素神經元喪失,但是卻無多巴胺系統惡化的徵兆。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金森氏疾病之非動作症狀分析如下:

 

1.幻覺:大都是屬於視幻覺,此乃無害的視錯覺。剛開始大部分人均知幻覺不是真實的,時間一久,是否是真實的就變得模糊了。此症狀一部分與藥物(Amantidine)有關,另一部分與負責視覺影像解讀的大腦區塊有關。幻覺通常發生在巴金森氏症發病數年之後。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研究發現有不少早期巴金森氏症在肢體動作之症狀出現以前,就已經經歷長期的其他口腔症狀困惱,臨床上難以察覺。譬如顱顏面運動功能衰退、講話聲音沙啞、音量減弱、聲音品質改變、咀嚼吃力、日間流口水等等。部分患者因為口腔運動功能減退,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語言溝通困難,社交活動困難,進而造成生活品質下滑。

 

作者介紹口腔運動功能之重要致病機制,以及早發的聲音症狀,藉由症狀評估與認識,提供患者接受早期聲音治療與訓練。醫界均知大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之凋亡,與巴金森氏症的肢體動作症狀有密切關係。但是,卻難以解釋口腔運動功能障礙之原因。專家發現中腦導管周圍灰質乃是負責調節下腦幹的內臟運動同步運動,負責控制聲帶張力及呼吸協調。近期研究阿發突觸蛋白堆積在導管周圍灰質之附近,造成患者口腔運動功能衰退之原因之一。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巴金森氏症患者急遽攀升,在神經退化性疾病中,發生率排名第二。據官方統計2015年患者數約占全台大於65歲老年人口之1~2%,大約有10萬人口。

 

巴金森氏症患者平均發作年齡為60歲,在50歲以前就發病者,相對較少。患者症狀為手部顫抖、動作遲緩、走路變慢、步態不穩、面無表情、臉部僵硬、字跡變小、聲量變低、說話模糊、聲調變平。

文章標籤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