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視鏡微創手術共分為兩種:內視鏡黏膜切術(EMR)與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茲比較兩者之優劣點:
甲、內視鏡黏膜切術(EMR):
1.概念:在內視鏡操作下。以金屬環套圈住病變黏膜,並以高頻電流接通,電通切除局部表淺病灶。
2.適用病灶:屬於黏膜層病變,病變較為淺層,直徑小於2公分以下,受限於金屬環大小。
3.手術時間:較短。
4.併發症風險:出血、穿孔機率低。
5.手術過程:
a.舒眠麻醉。
b.注射甘油溶液至病灶下方,將病灶鼓起。
c.在鼓起部位,套上金屬切除環套。
d.通電切除組織。
e.將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
乙、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1.概念:在內視鏡操作下。將黏膜下層以上的病變與正常組織分開,再將病灶完整切除。
2.適用病灶:黏膜下層以上的病變,病變較為深層,直徑較大。對於病變大小手術範圍較無受限。
3.手術時間:較長。
4.併發症風險:出血、穿孔機率高。
5.手術過程:
a.舒眠麻醉。
b.在病變周圍標記切除範圍。
c.注射甘油溶液至黏膜下方,將病灶鼓起。
d.依標記範圍環狀切開病變組織。
e.以電燒刀將其完整切除,並進行止血。
f.將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判斷病變型態。若有需要,需追加治療。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