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6年,美國心臟學院期刊刊登首篇台灣本土之心臟研究論文,由王復蘇醫師研究團隊,針對23位住在加護病房之重症患者,利用24hr霍特式心電圖紀錄至臨終前心臟電氣生理學變化。
研究發現83%患者呈現顯著心臟緩脈(Dominant bradyarrhythmia),17%患者則是心室速脈(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
大多數患者心臟緩脈(Dominant bradyarrhythmia)是因心跳跳動節律,從 SA node(竇房結)→ AV node(房室結)→ Ventricular Purkinje fibers(心室浦金氏纖維),逐漸緩慢。 瀕死前心電圖ST線段之上升,並非罕見(26%)。
上述電氣生理學在臨終前出現持續1分鐘到450分鐘變化(平均62分鐘)。48%患者在臨終前持續出現惡化之竇房結或心房活性。心臟緩脈性之心跳終止的機轉可能因全身性缺氧, 毒性物質並合併神經性途徑,抑制竇房結與其下節律點。
此篇研究提供臨床醫師了解人類臨終前電氣生理學衰退機制,提供未來黃金時間的急救方法。
出處: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Volume 58, Issue 6, 1 September 1986, Pages 491-495
文章: Terminal 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adults who die without apparent cardiac disea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