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醫學研究發現經常在物質上幫助他人,可降低致死率四成;經常在物質上幫助他人,可降低致死率三成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老年時期,身體每況愈下,經過自我反省,他決定將大部分財產投入慈善事業,協助日常生活中遭遇困難的人士,這種助人行善的義舉讓她格外快樂,健康狀況也逐漸好轉。香港大亨邵逸夫享年107歲,樂於助人是他另個長壽的因素。他在大陸總共捐助34億港幣,興建學校與設置醫院。現年84歲的股神巴菲特,是全球第二首富,他於2006年宣布捐出370億美元,從事慈善事業,並且成立五大基金會,支援醫療、教育、環保、人權、人道救援等工作。巴菲特生活簡樸,但老當益壯,巴菲特的名言 : 你所付出的只是價格,但你所得到的才是價值。

  美國某醫學機構進行臨床試驗,將106位未滿20歲得學生分為兩組,甲組義工組成員從事志工性工作,乙組對照組成員從事一般性工作,十周之後,志工組成員的發炎指數、膽固醇濃度、身體質量指數都比對照組明顯降低。科學家認為待人友善及樂於助人,心中產生一種難以形容的快樂及成就感,進而降低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同時也增加良性荷爾蒙的分泌,培養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習慣,可預防與治療憂鬱症。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猶如山谷中發出呼喊及回應的聲音,你以和善發聲,山谷以和善回響,你以兇惡發聲,山谷以兇惡回響。所謂: 善氣迎人,親如兄弟 ; 惡氣迎人,害如兵戈。生命倫理學專家發現:付出友善就會收穫友善,在這付出及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而這能量轉換有助於長壽。

arrow
arrow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