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京都觸器烏那醫學中心發表專文,指出作者收錄50位病患,罹患冠心症,被轉介做指標性心導管(index procedure)。進行此項檢查並未接受介入性治療(PCI)。另有30位患者(63.3%)接受PCI治療或者是接受反覆性追蹤性診斷性心導管。47位患者於32個月之後再安排做心導管檢查。作者使用肱動脈流速衍生血管擴張(FMD)之測量來做為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之鑑定。FMD在每位病人做心導管前、做完心導管24小時之後以及32個月後之長期追蹤。

作者有幾點發現:
1.心導管做完之後,內皮細胞功能(FMD)有明顯下降。
2.做單次心導管檢查與多次心導管檢查,兩組成員數據無明顯差異(3.4vs4.3)。
3.當根據追蹤期中位數,患者被區分為兩組成員,並無發現預測指標可以確認內皮細胞之下降。而肱動脈似乎有潛力可恢復重複性心導管對於內皮細胞之傷害。

arrow
arrow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