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世頓醫學中心公衛學院專家學者發表專文,指出男性人士每月射精次數越多,罹患攝謢腺癌之風險降低 。本文發表於2016年3月29日歐洲泌尿科學會 之大會上。本文作者收錄31925位中年男性,年齡平均為59歲 ,從1992年觀察至2010年,長達18年 。結果發現有3839位攝護腺癌患者被診斷出來,有384為患者因攝謢腺癌死亡 。作者於1992年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當事人在人生20至29歲、40至49歲、接受問卷調查前一年等三個階段的射精情形 。
作者發現每月射精至少21次以上者,與每月射精4至7次者相比,前者罹患攝護腺癌之相對風險(R.R.)比後者低20% 。而且於40至49歲期間,每月射精次數8至12次者與每月射精次數4至7次相比,前者罹患攝護腺癌之相對風險(R.R.)比後者低10% 。還有於40至49歲期間,每月射精次數為13至20次者與每月射精次數4至7次相比,前者罹患攝護腺癌之相對風險(R.R.)比後者低20% 。本文僅表示射精次數越多與攝護腺癌之風險有關,並未顯示因果關係 。作者還發現每月射精至少21次者,比射精次數較少者相比,前者比後者攝取更多熱量、喝更多酒、更高的機會是抽菸者、更高的機會感染性病 。
本文作者收錄31925位中年男性,年齡平均為59歲 ,從1992年觀察至2010年,長達18年 。結果發現有3839位攝護腺癌患者被診斷出來,有384為患者因攝謢腺癌死亡 。作者於1992年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當事人在人生20至29歲、40至49歲、接受問卷調查前一年等三個階段的射精情形 。作者發現每月射精至少21次以上者,與每月射精4至7次者相比,前者罹患攝護腺癌之相對風險(R.R.)比後者低20% 。而且於40至49歲期間,每月射精次數8至12次者與每月射精次數4至7次相比,前者罹患攝護腺癌之相對風險(R.R.)比後者低10% 。還有於40至49歲期間,每月射精次數為13至20次者與每月射精次數4至7次相比,前者罹患攝護腺癌之相對風險(R.R.)比後者低20% 。本文僅表示射精次數越多與攝護腺癌之風險有關,並未顯示因果關係 。作者還發現每月射精至少21次者,比射精次數較少者相比,前者比後者攝取更多熱量、喝更多酒、更高的機會是抽菸者、更高的機會感染性病 。
出處:European Urology Meeting 2016 03 29
文章:Ejaculate more have less prostate cancer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