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1997年在有顯性遺傳性巴金森病家族,發現是導因於阿爾法突觸蛋白基因(簡寫為SNCA)突變之後,眾多的研究顯示阿爾法突觸蛋白是造成多巴胺神經細胞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因此,目前關於巴金森病的新藥開發大多是針對如何減低阿爾法突觸蛋白(SNCA)的神經毒性與其在大腦組織的沉積作為治療的可能目標。

 

第一,增加毒性蛋白之清除率

可以藉由增強蛋白酶體(proteasome)或溶酶體(lysosome)的活性以達到增加清除蛋白的效果。另外,過去研究發現在老鼠的實驗模式中,藉著增加細胞的自噬作用(Autophage)的能力,可以達到神經保護的效果。

 

第二,調控阿發突觸蛋白轉錄後之修飾作用

第二個治療策略是將具有致病性的阿法突觸蛋白的轉譯功能進行修飾,利用藥物將此蛋白質去磷酸化,改變構造,即可降低毒性。其中一個例子是利用藥物活化PP2A(phosphoprotein phosphatase-2A),使得帶有阿爾法突觸蛋白的基因轉殖老鼠,其腦內的壞蛋白減少,老鼠的運動功能顯著的進步。

  

第三,抑制阿發突觸蛋白不正常之聚集

醫學研究一直希望能藉由抑制阿爾法突觸蛋白的聚集,達到減少沉積量的目的。在過去酵母菌的實驗模式中,已經知道利用幾種「伴護蛋白」(chaperones),尤其是像熱休克蛋白40, 70, 104(heat-shock proteins 40, 70, 104)都具有這樣抑制不正常蛋白聚集的效果。

  

出處:台灣巴金森之友期刊2016. 12. NO 23 P15~P16

文章:巴金森病的最新治療策略

arrow
arrow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