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急性冠心症與重度缺氧的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建議接受心導管檢查。心導管是從手腕或是鼠蹊部用一個寬度大約1.5-2mm的管子逆行性從周邊動脈回到心臟做血管攝影。

當發現有嚴重狹窄時,除了外科的繞道手術之外,也可以用心導管的方式介入治療,包含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其好處為傷口小、恢復快、以及不需全身麻醉。

氣球擴張是利用導線當成軌道,把汽球送到病灶處擴張,以物理性撐開病灶,擴大狹窄處的血流面積。然而氣球擴張常常會破壞血管內皮結構,進而讓管壁產生破裂,造成血管內壁修補增生,慢性再狹窄的比例高達30-51%。

支架是一個打洞的金屬管狀構造,像是一個隧道,放在血管擴張的病灶處,可以把碎裂處安置在支架之外,穩定地撐住血管結構,確保血流暢通。目前支架種類包含: 金屬支架、藥物支架與生物可吸收支架。

支架提供一個保持血管結構的骨架,然而血管內皮會逐漸往內包覆支架造成慢性再狹窄。金屬支架的慢性再狹窄比例約20-40%,仍然優於氣球擴張;藥物支架是在金屬支架覆蓋可以預防再狹窄的成分,慢性再狹窄比例可降低至5-10%;生物可吸收支架則是覆蓋藥物成分,且日後可逐漸被分解,目前台灣市面上有含鎂離子成分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因為結構關係,只能放置在特定的病灶上。心導管介入治療未來相信會有很多進展,造福更多病患。

 

arrow
arrow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