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暈厥症是因為暫時性腦部血流灌注不足,而導致意識喪失。暈厥症的特徵是起始點很快、持續時間短,並且是自發性的完全恢復。臨床上許多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暈厥症在內,所以我們在處置暈厥症時,必須進行鑑別診斷。暈厥症的生理病理學機制是因為全身血壓下降,導致腦血流量突然減少,而引發意識喪失的現象。腦部血流突然停止超過6~8秒,將導致完全喪失意識。一般而言,站立時收縮壓為50~60秒,當下腦部血流灌注壓為30~45毫米汞柱,將導致完全喪失意識。

血壓(BP)是等於心搏輸出量(CO)與周邊血管阻力(PVR)的乘積,心搏輸出量或周邊血管阻力兩者之一下降,均會導致血壓降低而引發暈厥症。

周邊血管阻力降低有三個原因:
1.反射活性減少:此乃撤回交感神經血管活性,而引發血管擴張,係屬反射性暈厥症(Reflux Syncopy)的血管抑制型(Vasodepressive type)。
2.藥物誘發自律神經衰竭。
3.自律神經結構性損害,導致自律神經衰竭(原發性與續發性)。

心搏輸出量降低有四個原因:
1.反射性心搏緩脈(Reflux Bradicardia),係屬反射性暈厥症(Reflux Syncopy)的心臟抑制型(Cardio-inhibitory type)。
2.心律不整:心房顫動。
3.結構性疾病:包括肺栓塞以及肺動脈高血壓(23涉及心血管層面)。
4.身體體液減少、靜脈回流不足。

反射性暈厥症的治療:
1.充分的病患衛教。
2.改變生活型態。
3.減少降血壓藥物之種類與劑量。
4.物理反壓力操作法。
5.傾斜訓練。
6.藥物治療:MidodrineFludrocortisone
7.醫師保證疾病之良性特質。
8.選擇特定治療方式根據年齡、病情嚴重度、臨床表徵而定。

arrow
arrow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