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臨床案例分享 — 肥厚型心肌病變》

趙太太,75歲,2018年診斷出肥厚型心肌病變,屬於心尖部局部型肥厚,當時因工作事務繁忙、睡眠品質欠佳、心跳異常快速等症狀至醫院檢查,才發現患有遺傳性的心肌病變。

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一種原發型、遺傳性的心臟肌肉病變。疾病的盛行率大約0.2%,約一半的機會傳給下一代,屬於體染色體顯性突變遺傳。大部分的患者在青春期開始心臟逐漸肥厚,只有少部分的患者在嬰兒時期就發病。

心臟科王復蘇醫師表示,肥厚性心肌病變過去使用心電圖與超音波作診斷,心電圖在V3-V6 出現T波倒置;心臟超音波可看出左心室之心尖部或是心室中膈不正常的心肌增厚,造成心臟腔室縮小,導致心搏量減少。目前可透過基因突變檢測,提早確診時間,而且只需少量血液檢體即可,避免青春期之後患者出現臨床症狀才能確診。

絕大多數的肥厚型心肌症患者其實沒有明顯症狀,平均壽命也與一般人無異,只有少數的患者會有明顯症狀。常見的症狀包含:胸悶、喘息困難(尤其是運動時)、無力、與容易頭暈與暈厥。此外,肥厚型心肌症常合併心律不整,患者也時常感覺到心悸。

趙太太年輕時經常游泳,近2年因疫情關係,運動量大為減少,平時固定服用降血壓與降血脂藥物保護血管,但因胸悶頻繁,至診所例行性檢查。王醫師表示,楊太太屬於非阻塞型心室肌肉增厚:單純性的心肌增厚,造成心臟腔室縮小,導致心搏量減少,由於左心室射出分率還維持正常,考量年紀與心肌肥厚範圍較廣,不建議開刀,只需定期服用乙型阻斷劑藥物保養心臟。

 

IMG_20220508_0003.jpg

IMG_20220508_0004.jpg

心電圖.jpg

肥厚型心肌病變.jpg

arrow
arrow

    王子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