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19 Mon 2015 11:34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產生的症狀
- Oct 19 Mon 2015 10:42
心跳混亂度(HRT)
- Oct 16 Fri 2015 10:51
地中海型飲食與心跳率變異度
- Oct 15 Thu 2015 11:50
糖尿病合併冠心症患者心跳恢復率可預測預後結果
美國芝加哥醫學中心發表專文,指出針對罹患糖尿病合併穩定性冠心症而言,心跳恢復率(HRR)可預測短期不利之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自律神經失調會導致嚴重起坐型低血壓,影響到日常生活之運作。
- Oct 15 Thu 2015 11:40
空氣臭氧汙染會傷害心血管系統
- Oct 15 Thu 2015 11:40
空氣臭氧汙染影響心跳率變異度
- Oct 15 Thu 2015 11:30
卡路里攝取減少有助提升心跳變異度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專家學者發表專文,指出限制卡路里攝取,能擁有明顯較高之心跳率變異度(HRV)。心跳率變異度代表心臟對於運動、壓力、肥胖症及其他刺激的一種調適能力。在數種疾病包括心臟病、高血壓、肥胖症、發炎疾病患者,其心跳率變異度會降低,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
- Oct 14 Wed 2015 17:27
酒精引發心房顫動與自律神經關係
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醫學中心馬庫斯醫師發表專文,指出曾經罹患突發性心房顫動患者,應該避免酒精攝取,以降低心房顫動再發之風險。作者在前一篇研究中指出小於60歲人士攝取酒精,會增加心房顫動及心房撲動之風險,尤其是心房撲動的風險隨著較多的酒精攝取而增加。
本文作者收錄223位罹患心律不整的病患,其中133位罹患心房顫動(AF),另外90位罹患心房跳動過速(PSVT)。如果心律不整的發作,起始於當事人正在休息或者吃飯喝酒時,或者是在運動時症狀才結束,這種心律不整是係副交感神經活性所誘發的,如果心律不整的發作,是在當事人運動、壓力、喝咖啡之後才發生的,這種心律不整係由交感神經活性所誘發的。
- Oct 12 Mon 2015 11:17
腦部深層電刺激治療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是運動神經系統退化疾病,患者長期服用藥物,會引發肢體不自主之顫動,以及起伏性之動作異常(Dyskinesia),當事者往往無法工作或正常生活。
腦部深層電刺激(DBS)是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相當有效的方式,藉由埋在腦部與胸前的導線及脈衝產生器,利用電流調節腦部不正常的活動訊息,控制運動異常的臨床症狀。大體而言高頻率電刺激腦部視丘下細胞核或內蒼白球細胞核可使患者主要臨床表徵均獲改善。腦部深層電刺激療法優於切除手術,腦部深層電刺激會保留給無認知功能異常、無精神方面異常、對於左旋多巴胺藥物反應良好但有「動作異常」(Dyskinesia)、或者藥物反應起伏很大之患者。此種腦部深層電刺激療法之副作用,包括憂鬱症、冷漠、衝動、執行異常、說話流暢障礙、費用昂貴,目前自付費用超過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