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會持續進展及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由於它無法根治痊癒,所以患者一旦被診斷出來,往往在最初的幾個月,自我情緒的反應最為強烈,覺得前途茫茫,未來的人生沒有希望。再加上發病年齡大多數在五、六十歲,原本是正要規劃退休的時刻,如今,美好的一切卻將變成夢幻泡影,對於生命中的餘年殘生,必須重新考量,一切都陷入不可預知的未知數,面對日常生活中自我行動的能力逐漸地退化,却又不願告知親友,長期的鬱悶將導致嚴重的心靈創傷。
獲悉帕金森氏症時病人的情緒反應各有不同,與當事人的個性、人生觀、教育程度、家庭環境、生活背景有關,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情緒反應,可以歸納成十種,包括否認、憂鬱、焦慮、恐慌、埋怨、故意、逃避、退化、依賴、絕望等等,病人的情緒反應,可能只有一、二種,或者出現多重情緒反應,因人而異、變化很大,被診斷出來的最初幾個月的情緒反應往往是最激烈、最痛苦、最孤立無助,隨著時間的消逝,病情逐漸穩定,慢慢地當事人也變得更加理性、更加平靜,也比較能平心靜氣地面對這個難纏的疾病。